开云·(中国)官方网站-IOS/Android通用版/手机app

开云·(中国)官方网站 诚信为本:市场永远在变,诚信永远不变。
开云·(中国)官方网站-IOS/Android通用版/手机app

咨询热线:

400-123-4567





孙小荣:何谓文化?一种旅游视角(一) 融合与冲突2亚星体育

发布时间:2023/07/16    浏览次数:

  亚星体育“文旅融合”时代,有融合,也有冲突,两者相伴而生。在观察研究和实操实践中,既要探索创新融合之道,也要直面阻碍融合或因融合引发的冲突。融合是目的,冲突是阻力,也是动力,更是新时代中国旅游改革发展着力要解决的问题。

  基于此,特设【融合与冲突】孙小荣专栏,就系列问题展开持续研究和讨论,皆为一家之言。本文为第二篇。

孙小荣:何谓文化?一种旅游视角(一) 融合与冲突2亚星体育(图1)

  在日常生活中,“文化”是离我们最近的词之一,能识文断字的人,都可以被称为“文化人”。在特定的语境下,文化甚至跟有没有受过教育没有关系,只要是明事理、品格高的人,都可以被人赞誉为“有文化”,反之,则被贬低为“没文化”。

  但文化究竟是什么?现有的“人类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”这个定义过于笼统,并不能给文化一个确切的、具象化的解释。

  一个多世纪以来,在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推动下,世界逐渐从过去相对隔绝、孤立的“小国寡民”,迈向跨国家、跨区域冲突与融合并存的开放式世界体系。这个过程中,在19、20世纪掀起了侵略与反侵略、殖民与反殖民、贸易与反贸易、合作与反合作的战争与竞争,到现在依然暗潮涌动。

  在这个背景下,每个国家和民族都在思考一个哲学范畴的终极追问:我是谁?我来自哪里?我去往何方?国家主义、民族主义和文化主义成为意识形态层面反复研究、讨论的热词。

  从逻辑关系来看,特定的文化统领着特定的国家和民族,因为国家形态和民族形态的特征与品格,取决于特定的历史演变形成的文化特征。简言之,是不同区域的文化演变,造就了该区域的国家和民族性格及生活方式亚星体育。文化不仅能解决我是谁,我来自哪里的问题,关键是还能在共有的文化认同中,形成意识、情感、精神和行为的合力,解决我去往何处的未来出路。

  有一个不可否认的历史规律是,越是在改朝换代、外族入侵或政治动荡时期,对于文化的关切就越是强烈。

  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,发生在内忧外患、中国历史大断裂时期的五四运动,本质上是一场文化运动。“西学东渐”、“反旧倡新”成为五四的核心主题。

  在五四之前,中国文化的大脉络更多地表现为两种方式:一种是记录历史,并以史为鉴,确认朝廷治国理政的合法性;一种是士大夫阶层的文学创作和对旧典籍的新阐释,有文化的创造与潜移默化的演变,却很少就“文化”究竟是什么展开大讨论。此前春秋战国时期的“百家争鸣”,唐宋时期的“古文运动”,明末清初的“思想激变”均由当时的社会精英发起,远未在当时就教化于民,达到文化的广域普及。

  “文化”之争之所以在五四兴起,并诞生了至今仍让当代人高山仰止的一批文化大师,就是因为,从戊戌变法到五四时期,中国人需要确认自己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,以抵御外侵,为“保国保教保种”寻找出路。五四文化运动广泛开启了民智,并催生了一大批文化大师。

  近半个世纪后,中国发生了“”,其根本是意识形态引发的政治危机,姓资还是姓社,成为决定文化人命运的单选项,文化被政治利用以划分明确的内部敌我阵营,逐渐升级演变为排除异己、相互攻歼的武器。最遭殃的是那些受过教育,能著书立说掌握社会话语权的文化人。

  “文革”也从根本上摧毁了中国文化“孝”“敬”“信”的传统,父子反目、夫妻对立、师徒相歼、同事互诋,只要政治正确,一切似乎都理所当然,从此,确立了人人自危,人人自保的“利己主义”。大量的文物古迹器物,在“破四旧”的浪潮中,化为废墟。扼杀了社会多元思想,并残害了一大批文化大师。

  改革开放后,一切以经济为纲,“金钱至上”成为社会普遍价值观,文化退居边缘,“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”、“读书无用论”等观念成为时代热词,“文化”及“文化人”沦为揶揄人的段子,“你才是文化人,你们全家都是文化人”成为一种对“文化身份”的抗拒。

  城市化、工业化的快速发展,加速摧毁了传统的社会体系和文化体系,又一批在文革中残留的文物古迹器物习俗观念信仰等,沦为经济发展的垫脚石,消逝在城市房地产的光影里,飘散在车水马龙的尘埃中,城乡文化被抽象为某尊高高矗立在大广场的雕塑,装点着一座座以工业化标准生产出来的标准化城市面相,突兀而孤独。

  进入新世纪,中国加入WTO,互联网普及,全球化不可逆,中国经济的世界地位节节高升,世界工业化分工体系及全球贸易规则随政治、市场、技术和资本等因素的变动而飘摇不定,世界竞争加剧。

  在经济贸易一体化的同时,文化也趋于世界一体化,所谓“化”就是教化、融化、同化、奴化,文化的世界化,从根本上讲就是谁认同谁,谁接纳谁,谁主导谁的问题。跟经济认同、接纳和主导的功能不同,经济俘获的是“体”,而文化征服的是“心”。

  当“韩流”来袭,“洋节”受宠,“苹果”热销,“麦当劳”、“肯德基”、咖啡馆成为中国城市的必配时,中国文化、中国产品、中国节日、中国美食等,并没有在中国人的生活中,成为个性、品质和必须的审美价值和消费潮流。这让中国人有了危机感,这种危机感更多地出自中国人血脉相传的文化心理——对于“自我”的认同,这个“自我”包括个体的小自我,也包括文化的、国家的、民族的群体大自我。

  于是,中国再次兴起了“文化追寻”——国学兴起,“百家讲坛”以重释经典火热数年,造就了一批“讲坛大师”,出版了若干本超极国学畅销书,他们以浅显易懂、略显心灵鸡汤般的现代语境解读国学经典,把原本束之高阁的文化经典拉下神坛,使其成为普通大众都能够聆听、理解、诵读、热爱的家庭读本。从这个功用来说,“讲坛大师”们功不可没。

  此后,全国兴起国学教育、通识教育,或以国学馆、书院、私塾的传统形式出现,或以在学校课堂设立国学课程开展,形成了一股文化复古的新潮流。同时,研学旅行成为中小学必须推行的课外实践课程。在国家战略“文化复兴”的推动下,曾经被打倒的“孔夫子”再度复活,成为中国人的文化精神导师,以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使命的“孔子学院”,已在全球15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548所,开设119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。

  同时,代表中国现代文化保守主义的主要思想的“新儒学”在全球范围内兴起,推崇儒学价值与现代全球伦理、环境伦理、生命伦理的内在关联,欲以”和为贵“”和而不同“的人文主义,为流动的现代性”失控“的世界,探索和谐共生之道,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。

  文化复兴,往大了说是国家“软实力”,往小了说,关乎每个个体的文化认同,这种认同,不在别处亚星体育,也不全在书本典籍中,更多地在日常的生活仪式中,在接人待物的言谈举止中,在天地人物的相处关系中,在流动性社会与陌生人交往的智慧互动中。

  那么,有没有一种方式,既能强化文化认同,又能彰显文化个性,还能传播文化价值观?有很多种,但大多都要求作为主体的人,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,还要创造能够开展文化交流的特定机会和环境。而只有一种方式,适用于普罗大众,不论文化身份的贵贱与文化素养的高低,且还能在交流、交往、交易的过程中,品味文化魅力,增强文化学识,提高文化素养,它就是——旅游。

  所以,文化和旅游也融合了——以业态、产品的形态亚星体育,以机构合并的形式,以“文旅融合”的语境,推动文化体验、消费、教育的泛化,实现文化的感知、认同、传承和传播。

  追述一个多世纪中国文化的起起落落,只是为了推导出一个观点——之前的文化变革,都是由社会精英阶层发起,完成了自上而下的文化裂变和教化普及。而当下的文化复兴,在关照普通人的文化精神生活,具有文化自发和文化自觉性,并经由中国人的生活革命,掀起新一轮的自下而上的文化重构。

  所以,文旅融合应该发挥出以重塑生活方式的功能,实现新时代中国文化的再度重构,前者叫做“文旅产业”,后者称为“文旅事业”。

  注:本系列文稿构思、写作的过程,除个人思考外,以下珍贵的图书资料给予很多帮助和启发,为表达对作者、译者和编者的谢意,特附部分主要参考资料如下:

  1.《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》:[孙隆基 著/中信出版社 2015年11月版。

  2.《中国文化的张力:传统解故》:刘梦溪著/中信出版社2019年1月版。

  3.《枢纽:3000年的中国》: 施展 著/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1月版。

  4.《追寻“我们”的根源》:姚大力著/ 生活·读书·新知三联书店 2018年1月版。

  5.《中国历史的空间结构》:鲁西奇著/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10月版。

  6.《理解文化:理论、研究与应用》:[美]罗伯特·S.怀尔 著,赵志裕康萤仪 主编,王志云,谢天 译/人民出版社2018年6月第1版。

  7.《文化心理学》:[美] 迈克尔·科尔 著,张春妹、严瑜、赵俊华 主编,洪建中、,张春妹 译/人民出版社2018年6月第1版。

  10.《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》:王学泰 著/北京日报出版社2007年7月版。

  12.《万古江河: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》:许倬云 著/湖南人民出版社2018年11月版。

  13.《中国印象:外国名人论中国文化》:何兆武 柳御林 主编/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版。

  14.《中国:传统与变革》:费正清 赖肖尔 主编/江苏人出版社2012年1月版。

  15.《中国文化的精神》:张岱年 程宜山 著/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4月版。

  16.《中国文化精神的特质》:郭齐勇 著/生活·读书·新知三联书店2018年5月版。

  19.《文化记忆:早期高级文化中的文字、回忆和政治身份》:[德]扬·阿斯曼 著 金寿福 黄晓晨 译/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5月版。

  20.《回忆空间:文化记忆的形式和变迁》:[德]阿莱达·阿斯曼 著 潘璐 译/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3月版。


Copyright © 2002-2023 开云·(中国)官方网站-IOS/Android通用版/手机app版权所有 备案号:黔ICP备15001934号-1
电 话:400-123-4567 手 机:13800000000
地 址: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 开云 工业园88号
扫一扫关注微信
HTML地图 网站地图